(图源于美国空军,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项目简介
美国空军F-15“鹰”式被动/主动预警生存系统(EPAWSS)项目旨在对F-15机载电子战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该电子战系统用于探测和识别威胁雷达信号,采取对抗措施,并干扰敌方雷达。项目采用重新配置后的其他军机的软硬件,以应对当前的电子战威胁。美国空军开发的EPAWSS系统,亦将整合到新的F-15EX型战机上。美国空军正在采购F-15EX战机,以替换现役的F-15C/D机队。
展开剩余94%2.项目信息
项目时间线2015年8月:项目启动
2016年11月:系统开发
2017年2月:关键设计审查
2020年10月:低速率生产
2023年7月:开始作战测试
2024年1月:结束作战测试
2024年10月:全速率生产
2025年8月:初始能力形成
成本与数量图1.F-15 EPAWSS系统的成本与数量
目前预计的总数量包括5套研发用设备,以及99套用于F-15E和96套用于F-15EX的正式采购设备。根据项目方说法,EPAWSS系统的总采购成本预估下降,主要是因为纳入了更多实际成本数据,并更新了生产工时与生产速率。但由于总数量减少,单价却出现了上升。
软件开发(截至2025年1月)该项目采取了敏捷开发和瀑布式开发结合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成本及其占总采购成本的比例暂无数据。项目方表示,其并未单独追踪软件成本,且该项目的软件开发已于2022年1月完成。
项目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并未确定最小可行产品(MVP)。项目官员表示,原因是EPAWSS系统的性能参数在开发合同中已事先设定,限制了灵活性。此外,未来对已部署系统的升级将采用持续开发与集成的方式;届时,升级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软件成熟度进行调整。项目计划对信号处理器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以便未来升级。
项目合同该项目的主承包商为波音公司。在研发阶段,采用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CPIF)/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PFF)/固定总价合同(FFP);在低速率初始生产阶段,采用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PFF)/固定总价合同(FFP)/固定价格加激励合同(FPI)。
3.项目进展
美国空军已将首批两架安装EPAWSS系统的F-15E部署至测试与训练中心。据美军官员表示,由于改装时间比预期更长,因此该项目的全速率生产遭到推迟;2025年1月,美空军已授出全速率生产相关合同。该项目仍面临安装进度滞后和供应风险的问题。
安装进度滞后据项目官员称,主承包商已经采取改进措施,以应对在F-15E上安装EPAWSS系统的延迟问题;但由于人力问题以及在改装老旧飞机以适应新系统时发现的问题,改装过程仍存在瓶颈。项目方预计将重新调整8架正在进行改装的飞机的交付时间表。另有两架飞机的改装进度正常或超前。预计首架交付时间为2025年春季。总体来说,该项目难以建立一个稳定的安装进度表。为弥补主承包商方面的延迟,美国空军于2024年在F-15E的原定入库维护期间进行EPAWSS系统的安装工作。
供应风险该项目仍在持续跟踪“制造资源枯竭”(DMS)问题,自2023年10月以来,收到来自供应商的8条DMS预警。
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图片来源于雷神公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项目简介
美国空军的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是采取“中层采办”(MTA)路径的快速原型研制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常规的空射型高超声速导弹,并可由F-15战术战机挂载。据官员介绍,该导弹采用两级结构:一枚火箭助推器和一枚超燃冲压发动机巡航器,巡航器在脱离助推器后继续飞行,并最终俯冲攻击目标。在快速原型研制阶段,美空军计划制造13枚导弹,其中包括测试弹、备用弹,以及用于初始作战能力评估的实弹。美空军计划在2027财年启动快速部署工作,装备更多导弹,并在决定全速率生产前继续对导弹设计进行迭代优化。
2.项目信息
项目时间线2022年9月:以“中层采办”路径启动快速原型研制工作
2026年全年:启动快速原型研制阶段的飞行测试
2027年1月至3月:启动快速部署
2027年9月:完成“中层采办”路径下开展的快速原型研制/取得初始能力
成本与数量图2.HACM导弹的成本与数量
软件开发(截至2025年1月)HACM导弹项目采用了敏捷开发和DevSecOps(开发、安全和运维)相结合的开发方法。软件成本为8977万美元(以2025财年美元计),占总采购成本的4.56%。此外,该项目软件开发已完成26%至50%的工作量。
根据评估,该项目软件开发的风险有所升高。项目官员表示,HACM导弹项目正与国防部其他项目在软件开发与集成方面进行协作,以节省时间与资金。但这种节省能实现的前提是:参与协作的各个项目时间表一致,且承包商能提供充足人员。而项目办公室表示这一前提条件尚未达成。不过,该项目的网络安全战略已于2024年4月签署获批。
项目合同该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是雷神导弹与防御公司,采取的合同类型为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PFF)。
3.领先产品开发实践借鉴情况
表1.HACM导弹项目领先产品开发实践借鉴情况(截至2025年1月)
HACM项目正在采用一些领先的产品开发方法。具体而言,该项目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快速部署的功能,并正在完善需求,以界定最小可行产品中将包含的能力。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最终设计审查时,明确这一初始能力集。项目官员表示已经就导弹设计征求了用户反馈。采办战略也为后续持续升级预留了空间。
该项目已经启用了数字主线,用于将各相关方与系统数据连接起来。但该项目并不打算实现真正的数字孪生。不过,据称项目已在设计阶段已采用其他数字工具,包括为每个部件建立带有序列号的高精度数字信息;这些数字部件可以装配成原型数字模型,并通过基于性能的仿真系统来运行。
项目方不认同美国政府问责局关于其未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方法的评估,其表示已经采用了某一版本的“武器开放系统架构”标准,该标准满足了模块化开放系统方法的多个关键要求。但美国政府问责局表示该项目缺少实体模块化需求,因此仍认定为并未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方法。
4.项目进展
进度落后、飞行测试次数减少HACM导弹项目进度落后,目前项目方正在与主要承包商协调制定新的进度基准,但仍坚持在5年内完成快速原型开发的总体时间框架。原定于2024年3月举行的首次设计审查被推迟到2024年9月进行。相关官员表示,这是因为最终硬件设计尚未敲定,且需要更多时间验证系统的初始配置是否适用于首次飞行测试。另一场评审计划于2025年进行,届时将验证系统的完整作战配置,以支撑最终飞行测试。
据称,延期将使该项目在5年快速原型开发期间可进行的飞行测试次数从7次减少到5次。尽管测试次数减少,项目方仍对未来导弹具备作战能力充满信心,预计将实现所有“中层采办”计划的目标。
超额预算除了进度滞后,承包商还预计项目成本将大幅超出原定预算基线。不过,项目官员表示,取消的两次飞行测试计划将缩减工作量,从而带来一定的成本节约。
优化设计,便于规模化生产为支持空军“更快拥有更多导弹库存”的目标,HACM项目已修订其转型策略,持续优化导弹设计,使其便于制造,并扩展工业基础产能。美空军还在快速原型开发计划之外额外订购了一批导弹,以支持设计迭代,同时避免快速原型开发与快速部署阶段之间出现生产中断。
转向快速部署,获得初始能力鉴于全球大国竞争加剧以及应对威胁的紧迫性,空军已将HACM导弹项目的重点从原先的原型验证转变为在2027财年具备作战能力的项目。随着目标的转变,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按期交付,并持续推进系统部署,目标是在2027财年交付最小可行产品。该项目正在通过建模仿真、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数据来验证和确认系统在各种作战情境下的性能表现。
LGM-35A“哨兵”导弹(图源于美国空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项目简介
美空军的“哨兵”(Sentinel)项目前身为“陆基战略威慑系统”(GBSD),旨在取代“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哨兵”项目规模庞大,涵盖了新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和地面系统的开发,同时还包括替换“民兵”Ⅲ导弹的基础设施。该项目有望增强核三位一体中陆基部分的能力、安全性与可靠性。由于“哨兵”项目在2024年1月向国会报告了严重的单位成本超支,因此美空军正在重组该项目。
2.项目信息
项目时间线2016年9月:项目启动
2020年9月:开发启动
时间待定:关键设计审查
时间待定:低速率生产
时间待定:结束作战测试
时间待定:初始能力
时间待定:全速率生产
成本与数量图3.LGM-35A“哨兵”导弹的成本与数量(蓝色部分为研发成本,白色部分为采购成本)
图3中,总数量包括25枚用于研发的导弹和634枚正式采购的导弹。随着项目推进至新的开发启动决策节点,成本估算会有所修订。图示柱状图仅反映了研发费用和采购费用,总采购成本可能还包括军事设施建设费用以及采购运营与维护费用。
软件开发(截至2025年1月)LGM-35A“哨兵”导弹项目采用了敏捷开发和DevSecOps相结合的开发方法。软件成本为32.71亿美元(以2025财年美元计),占总采购成本的2.53%。此外,该项目软件开发仅完成1%至25%的工作量。
“哨兵”项目的软件开发自2021年1月启动以来,进展持续慢于预期,各项软件开发指标也未能按计划推进。用于首次飞行测试的软件认证已推迟了4年。这一阶段的软件本应是“哨兵”项目软件开发中工作量最小且最简单的部分。延误引发了项目官员对主承包商能否按时完成整个软件开发的严重担忧。在报告严重成本超支后,项目正在进行整体重组,其中也包括对软件开发计划的更新调整。
项目官员表示,虽然要求进行网络安全测试,但主承包商声称不清楚具体需要哪种类型的测试。因此,项目官员计划在当前的重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网络安全测试要求。此外,项目官员还在更新整个网络安全战略,以确保对所有必要组件都能进行充分的网络安全测试。
项目合同“哨兵”项目的主承包商是诺思洛普·格鲁曼系统公司,采用的合同形式是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
3.领先产品开发实践借鉴情况
表2.LGM-35A“哨兵”导弹项目领先产品开发实践借鉴情况(截至2025年1月)
“哨兵”项目已建立初步的数字主线,用于贯通设计成果、需求与架构信息,并正在推进该主线向详细产品设计与验证延伸。项目方表示,将在其采办策略与系统工程计划中,开发并优化一个最小可行产品。此外,项目还计划更新系统工程文档与数字工程战略,以反映数字孪生能力的融入。项目方称,将在实现全面作战能力时完成数字孪生系统的开发,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4.项目进展
成本超额,项目重组2024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哨兵”项目的单位成本突破了法定上限,预计成本相比预算基准上涨至少37%,这属于重大成本突破。美国防部指示空军对该项目进行重组,以查明并解决造成成本严重超支的根本原因,并建立合理的管理结构,防止未来出现类似的成本失控。
截至2024年9月,“哨兵”项目官员表示项目的重组仍在进行中,项目方正在重新评估包括发射设施在内的多个武器系统采购与设计环节。在重新评估过程中,国防部成本评估与计划鉴定局(CAPE)判断:如果“哨兵”项目进行合理修改,重新设计发射设施,则其总成本相较于2020年9月成本预算将可能增长81%,相当于1706亿美元(按2025财年美元计)。
该项目正在继续评估是否可以通过重新设计部分系统来降低成本。项目方认为,制定可靠的时间表以及完善发射设施与发射中心的设计,是明确项目实际成本所必需的工作。但由于项目还在重组中,目前无法确定这些工作何时能完成。另外,导弹设计的某些部分仍不成熟,这也可能会推高项目成本。
一些重点重组的领域可能包括:1)和外部单位合作,重新评估并确认项目需求;2)内部组织结构调整;3)推进已经成熟的部分,同时评估采购策略是否要修改。目前的重点是厘清并解决影响系统性能的深层问题。具体来说,这需要:深入检查管理架构以及与主承包商的合作关系;改进系统工程流程和基础设施部署;强调合作关系和公开交流;整合流程,确保能交付关键的威慑能力。
技术成熟度低根据项目方说法,在该项目的18项关键技术中,目前仅有2项已成熟,15项尚在接近成熟的过程中。有1项关键技术正处于设计修改阶段,项目方无法给出其成熟度评估。该项目计划在首次飞行试验(预计2028年3月)和完整系统功能测试(预计2030年12月)时完成大多数技术的成熟化与展示。
由于该项目启动研发已超过四年,而关键技术大多仍未成熟,这使人质疑:使这些技术成熟的所需的工作量究竟还有多少,以及此前批准项目推进的成本估算是否可靠。
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LRSO)(图源于美国空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项目简介
“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LRSO)武器系统是一种生存能力强、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远程巡航导弹,用于突破敌方先进防空系统。LRSO巡航导弹将替代现役的空射巡航导弹(ALCM)。LRSO巡航导弹的弹体由美国空军负责研制,而其核弹头(W80-4)则由美国能源部(DOE)负责。该导弹的核弹头正在进行“寿命延长计划”,与导弹的研制同步进行。一旦整合到现役和未来的轰炸机上,LRSO巡航导弹将有助于实现美军核三位一体中轰炸机部分的现代化。
2.项目信息
项目时间线2016年7月:项目启动
2021年6月:开发启动
2023年2月:关键设计审查
2027年5月:低速率生产
2028年12月:结束作战测试
2029年3月:全速率生产
2030年5月:初始能力
成本与数量图4.LRSO巡航导弹的成本与数量
总数量包括67枚用于研发的导弹和1020枚正式采购的导弹。图中显示的仅包括研发和采购成本。但总成本还可能包括军事设施建设费用以及采购相关的运营和维护费用。此外,图中提到的成本与数量仅涉及LRSO巡航导弹弹体(不含核弹头)。
软件开发(截至2025年1月)LRSO巡航导弹采用多种软件开发方法,包括:敏捷开发、瀑布式开发、增量式开发,以及DevSecOps。软件成本约为1.85亿美元(以2025财年美元计),占总采购成本的1.19%。此外,该项目软件开发距离完全满足需求,已完成51%至75%的工作量。
该项目共有13个软件发布,目前已完成8个;但核安全认证仍然是项目重点关注问题。一个独立审查团队发现,该项目软件未能满足空军政策中规定的某些核安全要求。项目办公室和主承包商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的风险在于,原计划大量复用现有软件的打算可能落空;如果需要重新开发新软件,就可能导致项目延期。
项目方还表示,剩下的网络安全评估工作也已延迟,这是因为优先安排了其他测试任务,并希望等系统足够成熟后再进行网络安全测试。项目计划在2025年9月进行下一轮网络安全测试,最后一次全系统评估则安排在两年后的2027年9月。不过,项目方强调:这些延期不会影响导弹的投产时间和初始作战能力的实现。
项目合同LRSO巡航导弹项目的主承包商是雷神导弹与防御公司。采用的合同形式为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PFF)。
3.领先产品实践借鉴情况
表3.LRSO巡航导弹项目领先产品开发实践借鉴情况(截至2025年1月)
对于LRSO,美国空军没有采用迭代式开发方法,也不打算先推出最小可行产品。相反,美空军打算一次性部署全部作战能力,没有分阶段交付或后续迭代功能的计划。不过,项目方表示采取了一些类似最小可行产品开发路径的方法,比如在签订合同前先与用户沟通,细化需求。
空军目前没有使用数字孪生模型,数字主线也在建设当中。美空军计划未来为关键子系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但行业最佳实践表明,系统级的数字孪生能帮助更好地预测全集成系统的表现。项目方预计到2028年完成数字主线建设,用于后期生产和保障。
项目采用了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如航电和传感器等组件将来可以进行升级替换。项目在2025财年申请采购长周期物料(long-lead items)的资金。由于开发测试会持续到2026年9月,如果测试中发现问题,就可能需要修改这些已采购的长周期物料,因而带来一定风险。
4.项目进展
进度滞后LRSO巡航导弹项目的成本和进度估算在2024年没有变化。该导弹的技术成熟度相比上次评估略有提高,但6项关键技术中仍有3项只处于接近成熟的状态。这些技术预计要到2025财年才会完全成熟,也就是比项目开发工作启动晚了4年。
核弹头技术成熟度低美国能源部负责的核弹头部分也包括一系列关键技术,但目前只有35%的技术被认为已成熟。相关官员承认,之前错误地高估了一些技术的成熟度。据美国能源部预计,要到2026财年才能实现核弹头的所有关键技术全部成熟。和导弹弹体一样,核弹头也并未遵循“开发前应以成熟技术为基础”的最佳做法。这种情况将带来未来成本上升和进度拖延的风险。
项目方表示,LRSO巡航导弹项目已经成功完成9次地面测试和4次飞行测试。能源部则表示,到2025财年末,核弹头的关键技术将达到80%的成熟度,以支持最后的设计审查环节。这样一来,核弹头还能实现在2027财年完成第一件实物的生产目标。
发布于:福建省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