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岭南惠州,是苏东坡平生功业重要所在地,东坡寓惠文化,历久弥新。近日,“苏轼与惠州”——第27届苏轼学术会在惠州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7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苏轼与惠州”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学术会由四川省苏轼研究会、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主办。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四川省苏轼研究会会长潘殊闲表示,从中山古国定州到岭南古邑惠州,这一最长贬谪迁徙路上苏轼经受了身心的严峻的考验,同时也领略了众多的大美山川与人文胜迹。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与对话中,苏轼深刻感受人世间的起伏和曲折,也让他在沿途与故交新朋的交往中思考人生的哲理与意趣。这次的岭南贬谪,让东坡在“旷达”的基础上,增添了“笃定”与“坚韧”的境界。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四川省苏轼研究会会长潘殊闲。图据主办方
展开剩余55%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忠认为,苏轼流贬黄州、惠州、儋州三州,文学成就没有随着流贬达到最高峰,在黄州后渐趋下行;他的生活没有随着流贬越来越好,在惠州最为惬意;他在儋州心态最为平和,这是他人生的境界,也是他诗文的境界。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海滨简论苏轼与罗浮文化的关系,认为苏轼贬谪岭南,与罗浮结缘,恰恰是苏轼独具的坡仙属性与罗浮互相生发,以至于苏轼自己也成为罗浮文化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苏轼与罗浮的“双向奔赴”,也是今人与罗浮东坡的“双向奔赴”。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海滨。图据主办方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景波分析了苏词对杜诗的语词化用与精神传承,认为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经典,东坡词与少陵诗相隔三百年而精神气质遥相呼应。在意象设置与遣词造句上,苏词以各种方式广泛化用杜诗;在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上,二者更是气脉相通。研究苏词与杜诗的传承关系,既可为杜诗学研究打开一扇视窗,也是苏轼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会长张德辉谈到,时隔41载,苏轼学术会重回惠州,搭建了深层次交流的学术平台,深入挖掘东坡文化蕴藏的人文精髓与精神价值,同时也是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下,面向未来的全新启程。
发布于:四川省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