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一
普诺瞳环曲面镜片TA系列验配技巧与案例分享
对普诺瞳角膜塑形镜的4种设计及特点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她首先介绍普诺瞳角膜塑形镜的4大设计:基弧球面镜片(S)、环曲面镜片(T)、基弧非球面镜片(A)、基弧非球+环曲镜片(TA)。
图片
范海妍主任指出,由于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系列)的AC弧采用非球面设计,验配时:
1.直径加大或缩小在AC上,矢高不变,不需联动修改其他参数;
2.更适用于e值偏大的角膜(e值>0.5,更加适合);
3.各点曲率半径不同,故平K值为AC弧的标记值而非实测值,两者之间差值随弧度变陡呈变大趋势变化。因此,选择首片试戴片时,对偏平角膜极差小一些,偏陡角膜收紧时极差大一些。
同时,由于其RC弧采用非同心加工,镜片矢高恒定不变,即:镜片直径加大或缩小时,或镜片实际降度与试戴片降度差值大的时候,通过这个加工技术,可以保证镜片矢高不变,不需我们联动修改其他参数,使验配更简单快捷。
最后,范海妍主任总结了普诺瞳非球环曲(TA)的试戴流程:
1.首先确定镜片设计是否适合TA系列;
2.如果适合,为其挑选时试戴片平K选择:Kf、e值、Sag值、DIA(角膜地形图);
3.染色评估;
4.片上验光(电脑验光+主观验光+检影验光),确定TP;
5.最终处方。
验配时要注意以下5点:
图片
范海妍主任最后总结了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的适应人群:基弧非球设计镜片适合角膜偏平、度数偏小或基弧球面设计等情况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同时,观察患者角膜形态,是否存在边到边散光、角膜形态不对称、横椭圆形状角膜以及镜片定位受眼睑力影响,结合这些因素看患者是否需要环曲设计镜片来改善定位。两者结合看,需要改善定位、增加塑形效果的患者,为其选择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
范海妍主任随后分享了一例13岁男性患儿验配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的过程和思路,检查信息如下:
图片
原始角膜地形图显示,Sag高度差为:
OD 45mm;OS 25mm
图片
试戴片为:
OD:40.50/-3.00/CP-1.50/+0.75/10.60
OS:41.00/-3.00/CP-1.50/+0.75/10.60
取片首日荧光素图评估显示:配适良好。
次日荧光素图显示配适良好,检查视力双眼接近1.0:
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左右眼视力均为1.2,角膜健康,塑形定位良好、镜片清洁度好:
图片
6个月、9个月、1年复查:左右眼视力均为1.2,角膜健康,塑形定位良好,镜片清洁度好。
戴镜前与戴镜1年对比,左右眼眼轴分别下降0.02mm、0.09mm。
图片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对角膜扁平的患儿具有较好的近视控制作用。
杨积文教授总结:基弧非球面设计在基弧区的变化,能带来离焦量的迅速变化和离焦面积在有效区的增加。在我个人的临床中,基弧和AC均为非球面设计,使得配适状态状态理想的患者比例也越来越大,我们也在探寻其具体原因,范主任的分享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我们带来启发。
案例分享二
平角膜验配普诺瞳案例一例
分享嘉宾
黄苑 主任
福州眼科医院
黄苑主任分享了一例12岁平角膜女性患儿验配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的案例。该患者此前配戴框架眼镜,度数增速为-1.00DS/年。
屈光检查及眼科检查结果显示:角膜非常平;综合验光结果OD:-3.75DS/-0.50DC*170,OS:-4.00DS;视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眼轴较长,为OD:27.09mm,OS:27.19mm。
图片
右眼:角膜平,Sag高度差虽然不到30μm,但采用双轴设计,e值0.75,试戴片选择40.00。
图片
左眼:角膜平,散光量不高但不对称,Sag高度差26.5μm,虽然不到30μm,但依然建议用双轴设计。e值在0.75,试戴片选择40.25。
图片
试戴片荧光素评估显示:配适良好,最终选择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TA)。
取镜日当天检查,右眼加大直径后荧光染色不是很顺畅,左眼尚可,有轻微气泡。总体配适良好。
1周后复查,裸眼视力双眼均达0.6,角膜、结膜正常,患者主诉无不适;1月后复查,裸眼视力达OD:1.0-,OS:0.8,配适良好,尤其是左眼形成了有利于近视控制的“尖底锅”塑形效果。
图片
结合此案例总结:
1.普诺瞳的验配相对简单,个人临床用到的普诺瞳非球面设计,其中80%为双轴(环曲)设计,包括:角膜太平、太陡、不对称的,即使角膜散光或高度差没有达到双轴设计的,以保证长期戴镜的稳定性和视觉效果。
2.普诺瞳T系列对角膜散光的包容性强,散光量可以给足。
3.平角膜的验配可以稍微收紧配,让患者眨两三次眼睛,荧光素进得去,稍紧的配适可以保证白天稳定视力。陡角膜的,可以在合适范围内稍松的配适,保证戴镜角膜的安全。
4.最终处方与经验值保持几乎一致,能做到看到检查数据就可推断出准确经验值的方法,高效验配。
杨积文教授总结:新版专家共识将OK镜适应证的K值范围改为39~48D之间,大大扩大了K值,主要因为近几年的塑形镜设计在不断改进,能够满足更平更陡角膜的验配要求。当然,平角膜仍然增加了验配难度,要考虑定位和降幅的。黄主任刚才分享的普诺瞳OK镜,针对高度数、平角膜,普诺瞳OK镜达到了良好的中心定位,而且最终处方与经验值保持几乎一致,验配更加高效、简单。同时,非球面设计的镜片配适相对较好,后续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大降低。
点击观看黄苑主任案例分享精彩回放和点评
案例分享三
普诺瞳非球环曲设计镜片验配案例分享
——更换设计,改善角膜
分享了一例更换设计后、角膜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的案例——16岁女性患者具有7年OK镜配戴历史,先后更换过3个品牌、4副不同设计OK镜。期间,患者眼轴控制不错(2021年8月20日到2020年8月1日眼轴增长情况:OD 0.21mm/年;OS 0.22mm/年),但间断性出现视力波动,角膜上皮点染、剥脱,塑形偏位等,左眼症状较右眼更为明显,2021年2月9日为该患者更换为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镜片,其原始资料如下:
图片
早期为其复诊,发现其角膜反复出现问题,存在上皮剥脱等情况,患儿自述不舒适。嘱其停戴,为其检查、重新试戴评估,详细数据如下:
图片
该患儿E值较大,为其选择的试戴片为普诺瞳非球环曲片(TA):
OS:41.50/-3.00/-10.6/CP-1.50 T5
试戴后荧光素图显示稍有溢出,调整降度,最终定片普诺瞳非球环曲(TA):
OS:41.50/-6.00/10.4/CP-2.00 T7
复诊记录显示:镜片更换为普诺瞳非球环曲设计1个月后,地形图显示该患者近期角膜健康,且呈现有利近视控制的“尖底锅”状态。
图片
普诺瞳AC弧非球面设计的特点:非球面配适弧从中心向外曲率逐渐变平,提高塑形镜与角膜形状的匹配度,避免镜片周边卡顿、嵌顿,并采用配适弧与边弧联动的环曲面设计,使两者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同时边缘弧均匀一致,保证镜片定位良好的同时,能保障泪液顺畅交换,增加舒适性。
总结:
第一,塑形过程中出现角膜中央上皮点染等异常情况,多是由于镜片矢高小、泪液质量差、泪液交换不畅等原因造成,当某一品牌/设计改善未果,可尝试更换品牌及设计。通过本案例我认为普诺瞳非球面环曲设计对各种形态角膜尤其是高e值角膜,适应性、包容性更强,可优先选择。
第二,普诺瞳非球环曲设计较“柔和”,验配时建议给足量,环曲量定制范围大,0.50-3.50D(T1-T13),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杨积文教授总结: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验配,是验配塑形镜时应遵循的原则。该病例过去验配时出现了偏位的情况,陶祥臣主任在这次验配中予以了纠正。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和研究的开展,显示偏位易导致角膜问题和感染风险,我们不主张为了追求近视防控效果主观造成偏位。此外,环曲量计算有多种方法,最终目的是实现镜片的全封闭,RC弧和AC弧没有渗漏。从普诺瞳环曲设计来看,建议给足环曲量。
案例分享四
低龄、高散验配角膜塑形镜一例
是一例低龄、高散患儿案例。该女性患儿7岁,OD-2.00/-2.00*5,OS-2.25、-2.25*175,高度近视家族史,近视度数增加较快,具有角膜曲率、角膜散光、e值三高的特点:
图片
原始轴向图显示,该患者高度差大:
左眼:65μm,平均e值0.75
右眼:73μm,平均e值0.75
图片
针对该患者角膜曲率大、e值大、角膜散光略高且角膜形态上下对称性差的特点,参考普诺瞳的选片思路,最后选择的试戴片为普诺瞳T:
OD:43.75/3.00/10.6/T5
OS:44.00/3.00/10.6/T5
图片
戴片后荧光素评估显示:
眨眼过程中,镜片移动度略大,PC弧略宽提示镜片整体配适过送;
上下方有荧光素堆积,提示镜片AC弧垂直方向矢高不足,导致封闭环封闭不佳。
试戴30分钟地形图显示:整体配适略松,收紧AC0.25D;垂直方向矢高不足,加环曲量,偏颞侧,直径加0.2mm;患儿年龄小为增加控制效果缩小BC,最终处方定为:
OD:44.00/3.25/T7/10.8(BC5.8/RC1.0),
追加+1.00D
OS:44.25/3.50/T8/10.8(BC5.8/RC1.0),
追加+1.00D
取镜日当天检查,各弧区分界清晰,AC弧封闭环完整,取镜片上验光双眼+1.00D,矫正视力1.2。
该患者在戴镜1天后视力达到0.8,1周、1个月、4个月视力均为1.0,地形图观察显示:中间压平区尚可,BC区略小,地形图相对完整密闭离焦环。患者主诉夜间偶有炫光但不影响学习。角膜健康。因供暖季节,气候干燥,嘱其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代替润滑液。
图片
同时,该患者戴镜期间眼轴随访观察8个月,眼轴检查数据分别为:
2021年3月:OD 23.29mm,OS 23.44mm;
2021年7月:OD 23.59mm,OS 23.64mm;
2021年11月:OD 23.61mm,OS 23.60mm。
提示:该患儿配戴OK镜后,眼轴无明显增长,达到了较好的近视控制目的。
总结:
1.对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低龄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是有效的近视控制方式;
2.跟踪随访眼轴变化可提示近视增加风险,应每3个月测量一次;
3.普诺瞳推行全面个性化定制,根据患者眼部参数选择合适的镜片设计,角膜形态的不对称提示环曲片的应用,个性化设计小BC、大离焦量控制近视效果更佳,更好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
4.普诺瞳环曲片的AC弧非球面设计,与角膜表面形态相似,提高塑形镜与角膜的贴合度,有利于解决大散光以及角膜形态不对称角膜的定位问题,适应范围广泛,且无需跟随镜片直径的变化调整AC弧,使临床验配更简单;
5.普诺瞳环曲片在挑选试戴片时,当平均e值在0.6以上时,第一次试戴片选平k,环曲量要给足。
杨积文教授点评:相对其他品牌镜片,普诺瞳非球设计镜片的AC弧的K值通常应收紧,收紧的同时要提高降度。根据不同的设备适当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试戴片,进行动静态评估,配适合格即可。下图是我根据自己的验配经验,总结的针对pentacam的测量数据选择试戴片和确定降幅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图片
验配时,针对低龄、有遗传因素、近距离用眼多的患儿,近视控制是第一目标,可通过控制BC区大小和离焦量两点来达到目标,在不影响其黄斑区视力的基础上,BC区大小要结合患儿瞳孔大小设计,瞳孔小的患儿可以做到基弧区5.5mm,瞳孔普通患儿可以做到基弧区5.8mm。离焦量可通过MRT来精确计算,针对降幅小的患儿要加大降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